- Oct 31 Sun 2021 19:15
[臉書回顧]澳洲受傷記(完)
受傷(2019/10/8)當晚準備洗澡時,赫然發現左上臂抬高會很痛,既然確認沒有骨折,那應該是肌肉有拉傷或扭傷。只好運用教導病人穿脫衣物的方法,先穿左(患)手再穿右(好)手。上廁所要擦屁股,因為習慣了用右手擦,要改用左手但是左手扭傷無法出力,再來也怕弄髒了手上的傷口,只好請老婆或兒子幫忙擦,倒是滿特別的經驗。洗澡也是怕雙手傷口弄濕,用塑膠袋包著,讓老婆或兒子幫忙洗身體。
值得慶幸的事情是雙腳沒有受傷,接下來幾天還是能夠和家人趴趴走,繼續其他行程。
- Oct 23 Sat 2021 06:52
[臉書回顧]澳洲受傷記(續)
- Oct 17 Sun 2021 10:50
[臉書回顧]澳洲受傷記1
- Aug 07 Sat 2021 12:16
[整理]腦中風之職能治療評估
- Sep 08 Tue 2020 07:27
生理職能治療|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
- Sep 04 Fri 2020 17:43
生理職能治療|日常生活活動
- Jun 03 Wed 2020 17:39
中風現代療法|雙側動作訓練
- May 31 Sun 2020 06:48
骨科衛教|骨折癒合後上肢被動關節運動與拉筋運動
- May 30 Sat 2020 08:03
中風現代療法|侷限誘發動作治療
文:許世昌 職能治療師(台大醫院北護分院2015年10月院訊文章)
腦中風所遺留下的感覺動作缺損,可能會影響生活功能及降低生活品質,復健介入已成為中風照護的重要一環 (台灣醫學2006年10卷4期)。侷限誘發動作治療 (constraint-induced movement therapy, CIMT) 或稱「制動療法」,是一種針對單側腦中風患者,以侷限健側手,並重複、密集地訓練患側上肢,以改善患側上肢動作功能的療法。其作法為限制90%的清醒時間,每天6小時的訓練,每週5天、為期2週 (Taub)。此作法因限制與訓練時間過長,在家中或醫院 (職能治療每次30~50分鐘) 不易執行,故改良式侷限誘發動作治療 (mCIMT) 便應運而生。